-
石城涉外
➩在新加坡投资设立企业的形式主要有:公司代表处或办事处、分公司、私人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 按照新加坡《公司法令》的有关规定,注册成立的公司应是一个商业实体。要组建公司,必须按照《公司法令》的规定注册。要组建有限责任合伙公司,必须按照《有限责任合伙法令2005》的规定注册。 (查询网站为:www.business.gov.sg) 【公司】 新加坡的公司必须至少有一名董事是新加坡常住居民,至少有一名秘书的主要或唯一居住地是新加坡。公司必须自注册成立之日起,设立已登记的办事处,并且必须自成立之日起3个月内任命审计师。 公司必须按照新加坡第50号法案《公司法》及相关附属法律规定的程序在公司注册局注册登记,可以通过BizFile+系统进行在线注册,也可以通过专业事务所或服务事务处代为注册。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此种形式的商业组织只适用于外国公司。它比公司更容易管理,注销过程也更加简便。然而,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负债由其母公司承担。同时,必须有一位居住在新加坡的自然人被指定为授权代表。可以通过BizFile+系统进行在线注册。 【代表处】 外国公司也可以在新加坡设立代表处。然而,代表处可从事的活动仅限于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代表机构自其成立之日起,最多在新加坡存续3年,并且每年在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评估后更新登记一次。 设立银行、金融及保险业的代表处需事先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请注册,外国律师事务所在新加坡设立代表处需向新加坡律政所申请注册, 其他行业只需从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的网站下载注册表格或在roms.iesingapore.gov.sg注册。 【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 独资企业的所有人对于以企业名义发生的所有债务和责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的每个合伙人对其他合伙人在参与合伙企业期间产生的所有合伙债务和责任承担连带责任。除某些例外情况(例如个人仅以其个人名义开展业务),所有人员必须向商业名称注册局注册本人及其企业名称,可以通过BizFile+系统进行在线注册。名称注册在商业名称注册员规定的期限内有效,并且可以在经商业名称注册员批准的期限内续期。 【有限合伙(LP)】 有限合伙不是法人实体,也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限合伙应根据第163 B号法案《有限合伙法》及其规定的程序向有限合伙企业注册局进行注册,并且可以通过BizFile+系统进行在线注册。有限合伙注册有效期为自注册之日起1年,企业每年都应在到期日或到期日前重新进行注册。 【有限责任合伙企业(LLP)】 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承担独立法人责任。有限合伙企业必须根据新加坡第163A号法案《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法》和《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条例》中规定的程序向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注册局进行注册,注册可以通过BizFile+系统在线进行。 【商业信托(BT)】 商业信托是以信托结构形式设立的企业。商业信托不是法律实体,而是基于信托契约建立的。根据新加坡《商业信托法》的规定、商业信托的注册不是强制性规定,但只有注册的商业信托或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认可的外国商业信托才可以向公众公开发售其份额,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管理商业信托的注册。《商业信托法》和《商业信托条例》规定了注册程序。 ➩投资注册企业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注册公司之前,需要确定公司商业活动的性质。可通过会计与企业管理局网站(www.acra.gov.sg)的SSIC Search在线查找商业活动的相应新加坡标准产业分类(SSIC)代码。 (2)公司在进行某些范围的商业活动前,还需要获得许可证。如公众娱乐、食品商店、广告等。 (3)一家公司可以有一名董事,该董事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永久居民或者持 有就业准证/原则同意书/家属准证。 (4)外国公司必须在新加坡有至少一位本地代理人代表公司。代理人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永久居民或者持有就业准证/原则同意书/家属准证。外国人也可作为外国公司在本地的代理人,需向新加坡人力资源部(MOM)工作准证署申请就业准证或原则同意书。 【严守法纪】新加坡法治严明,对各种违法行为均有明确、严厉的处罚。来新开展业务切忌弄虚作假、谎报材料,更要杜绝贿赂等犯罪行为。 【充分利用优惠政策】新加坡政府对吸引外资有多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在新加坡设立分公司、代表处、地区总部、国际总部具有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发展情况和设定的远景目标,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式,以争取最大的优惠政策。 【符合国内审批政策】到新加坡主板上市,需符合中国国内有关部门制订的标准条件并经国内主管部门批准。 【大选周期】新加坡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5月4日凌晨,新加坡选举局公布的正式计票结果显示,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在2025年大选中获胜。 【对外劳务合作】中国外派劳务企业应严格遵守中国外派劳务与对新加坡劳务合作的有关规定,认真办理劳务项目确认、审查以及出境证明等手续,通过制度约束,将劳务合作项目风险降至最低。经营公司应加强对派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和遵约守诺教育,如实、详细讲解合同条款,不做夸大宣传,并要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的后期管理,及时解决劳务纠纷,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 在新加坡开展投资、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事前调查、分析、评估相关风险,事中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自身利益。包括对项目或贸易客户及相关方的资信调查和评估,对投资或承包工程国家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分析和规避,对项目本身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等。 同时,可积极利用保险、担保、银行等保险金融机构和其他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相关业务保障自身利益。 来源: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