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城涉外
据新加坡官方统计,2023年中国继续保持新加坡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3年,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流量130.97亿美元;截至2023年末,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存量864.47亿美元。 中国对新加坡投资涉及所有主要行业,从累计投资金额来看,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业和贸易业。其中,中国投资占新加坡吸收外资比重相对较大的行业包括建筑业、贸易业和房地产业。在新加坡中资企业数量约8500家。 中国对新加坡投资以并购为主,主要投资项目包括:中银集团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华能国际收购新加坡大士能源、开发登布苏多联产项目和海水淡化厂项目;中石油投资修建油库、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海航集团收购集装箱租赁公司、飞机租赁公司、迅通集团;中国建研院收购新加坡CPG集团;中国Nesta财团收购普洛斯等等。 新加坡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治社会稳定、商业网络广泛、融资渠道多样、法律体系健全、政府廉洁高效。 【货币】新加坡的货币为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简称“新元”。新元是可自由兑换货币。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过将新元的贸易加权汇率维持在一定 目标区域内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金融管理局每半年发布一次货币政策报告。 【外汇资金管理】 新加坡无外汇管制,资金可自由流入流出。外资企业在新加坡各大银行,如星展银行(DBS)、大华银行(UOB)、华侨银行(OCBC)等均可申请开立多币种外汇账户。企业利润汇出无限制也无特殊税费。但为保护新元,1983年以后实行新元非国际化政策,主要限制非居民持有新元的规模。包括:银行向非居民提供500万新元以上融资,用于新加坡境内的股票、债券、存款、商业投资等,银行需向金管局申请;非居民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新元资金,如用于金管局许可范围外的境内经济活动,必须兑换为外汇并事前通知金管局;如金融机构有理由相信非居民获得新元后可能用于投机新元,银行不应向其提供贷款;对非居民超过500万新元的贷款或发行的新元股票及债券,如所融资金不在新加坡境内使用,汇出时必须转换成所需外币或外币掉期等。 【银行和保险公司】 新加坡未设中央银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使央行职能。201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为人民币清算行。 【证券市场】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简称“新交所”,英文简称SGX,)为亚太地区第二家通过公开募股和私募配售方式上市的交易所,也是亚洲首家实现电子化及无场地交易的证券交易所。截至2024年7月,新交所共有上市企业622家,市值8152.3亿新元。 只有符合《证券与期货法》的规定,并经批准的交易所或经认可的市场运营机构可成立或运营证券市场。有意使其股票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无论是新加坡公司还是外国公司)有权选择在主板或凯利板(Catalist)上市。主板适合更成熟的公司,其准入和上市条件更高,如最低利润和市场资本化水平。凯利板适合小型或发展迅速的公司,且与主板模式不同,公司需经保荐人通过首次公开发行批准上市。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对于该等企业没有最小额准入标准要求,而由保荐人决定上市申请者是否应予上市。 【要素成本】 (1)水、电、气、油价格 新加坡自然资源短缺,部分水、气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电价也与国际油价波动密切相关,水、电、气价格每季度或每半年随市价调整一次。 (2)劳动力工薪及供需 2023年,新加坡居民月工资中位数(含公积金)5197新元。根据新加坡《劳动法》,新加坡无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公司和员工协商,或公司和代表员工的工会协商。受国内劳动力供应不足及结构性供求失衡影响,新加坡对外籍劳务需求很大,外劳是新加坡的主要就业力量之一,占新加坡劳动力总数的近四成,主要分布在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海事业。 为推动经济转型,新加坡政府近年来推出提高生产力计划,推动生产力导向型经济重组,收紧外劳政策,包括继续减少外劳配额、提高外劳税;新启用专业人士雇佣框架(COMPASS);提高雇佣准证(EP)、S准证(SP)申请门槛。 (3)土地及房屋价格 (4)建材成本 2022年4月,新加坡16-32mm高强度钢筋962新元/吨,散装水泥86新元/吨,沙子23.7新元/吨,石料18新元/吨,预拌混凝土95新元/立方米。 (篇幅有限,欢迎关注本公众号后续系列文章) 来源:商务部